第一節(jié) 骨油的簡介
骨油,別名軟脂、骨脂,骨油為深黃色至棕褐色粘油狀液體,冬天為半固體,脂肪酸凝固點35~42℃,皂化值195~202,碘值50~70。骨油是制備骨膠的副產(chǎn)品,或動物下腳料提取的脂肪物。含有膠體雜質(zhì),蛋白質(zhì)較多,有一種臭味,不便于長期貯存。骨油可制造肥皂、脂肪酸、潤滑脂及表面活性劑等。(立項申請)
第二節(jié) 骨油的提取方法
骨中含有大量的油脂,其含量隨家禽種類和營養(yǎng)狀況而異,大體上占骨重的5%~15%,平均10%左右。由于抽取方法不同,其收得率也不相同。骨油的提取方法,通常有水煮法、蒸汽法和抽提法三種。
水煮法
1、洗骨和浸泡將新鮮的骨用清水洗凈并浸出血液。加工要及時,最好是當天生產(chǎn)的骨在當天水煮完畢。浸出血水才能保證骨油的顏色和氣味正常。
2、粉碎不論什么骨,在蒸煮前均應(yīng)粉碎,即將其砸成2厘米見方的骨塊。事實證明,骨塊越小出油率越高。
3、水煮將粉碎后的骨塊倒入水中加熱。加熱溫度保持在70~80℃。加熱3~4小時后,大部分油已浸出來,將浮在表面上的油撇出,移入其他容器中,靜置冷卻并除去水分即為骨油。用這種方法提取骨油時,為了避免骨膠溶出,不宜長時間加熱。因此,除了縮短加熱時間外,最好將碎骨裝入竹筐中,待水煮沸后將骨和筐一起投入水中,3~4小時后再將骨和筐一起取出。用水煮法制取骨油時,僅能提取骨中含油量的50%~60%。
蒸汽法
將洗凈粉碎后的骨,放入密封罐中,通入蒸汽加熱,使溫度達到105~110℃。經(jīng)加熱后,不僅大部分脂肪被溶出,而且骨膠原也被溶成膠液。加熱30~60分鐘后,大部分油脂和膠均已溶入蒸汽冷凝水中。此時從密封罐中將油水放出,罐內(nèi)再通以蒸汽,使殘存的油和膠溶出,如此反復(fù)數(shù)次(約10小時),絕大部分的油和膠都可溶出。然后將全部油和膠液匯集在一起,加熱靜置后,使油分離,或者趁熱用牛乳分離機進行分油,則效果好,速度快,且不致使膠液損失。
抽取法
將干燥后的碎骨,置于密閉罐中,加入溶劑(如輕質(zhì)汽油)后加熱,使油脂溶解在溶劑中,然后使溶劑揮發(fā)再回到碎骨中。如此循環(huán)抽提而使油脂分離。
骨油的用途一般可分食用和工業(yè)用兩種。凡用新鮮、潔凈、沒有腐敗變質(zhì)的骨制成的骨油,可以熬煉成食用油脂。如果不具備上述條件,則可充作工業(yè)用原料。
第三節(jié) 骨油的性質(zhì)和用途
骨油常呈棕色,有難聞的臭味,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因骨油中含有大量的不飽和甘油酯,故易變質(zhì)。骨油屬于不揮發(fā)性油,在高溫下能發(fā)生分解反應(yīng)。
由沒有污染和極為潔凈的畜禽骨制得的骨油,可以食用。但一般骨油常作為工業(yè)用油,如制造肥皂或生產(chǎn)甘油及硬脂酸等。
用牛的掌骨、踮骨、第一趾骨為原料制造的骨油,稱作牛蹄油。牛蹄油是提取高級潤滑油的原料,因為它的酸值和熔點都很低,所以常用于精密機械、儀表儀器、鐘表、國防用品等高級產(chǎn)品作為潤滑劑。由于牛蹄油揮發(fā)后不會留下油跡,易被洗掉,所以在生產(chǎn)針織品或高級皮革時,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
上述高級潤滑油除了可以從牛蹄油中提取外,還可從其他四足動物的腳趾骨提取的油中提取,如從羊蹄油、馬蹄油等中提取,而且得到的高級潤滑油的性質(zhì)及用途,與從牛蹄油得到的相似。
免責申明:本文僅為中經(jīng)縱橫 市場 研究 觀點,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資依據(jù)或執(zhí)行標準等相關(guān)行為。如有其他問題,敬請來電垂詢:4008099707。特此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