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工業(yè)鹽生產工藝介紹
1、離子膜法氯堿生產專用工業(yè)鹽的制備方法
離子膜法氯堿生產專用工業(yè)鹽的制備方法,在第一曬鹽池中,池內加入氨堿法制堿的廢料,加入量為:按第一曬鹽池鹵水15萬立方米計,加入15-30噸,每年更換一次;池中鹵水年平均流速在50-70立方米/小時。該專用工業(yè)鹽鎂離子含量平均低于0.05%,硫酸根含量平均低于0.32%,鈣鎂離子比平均大于2.0。
2、工業(yè)鹽洗滌生產方法
工藝流程中采用四級洗滌,一級洗滌為鹵水和鹽充分混合沖洗,二級洗滌為弧形篩上清鹵水清洗,脫水,三級洗滌為條形振動篩對鹽用清鹵水再清洗,脫水,四級洗滌為條形振動篩上對鹽用淡水噴淋清洗,脫水,可降低鈣、鎂、硫酸根含量,從裝車運輸到集坨地需要淋鹵40分鐘,成品鹽氯化鈉含量高達95.29%,不溶物由原鹽含量3.1%降至0.4%以下,可溶性雜質明顯降低。
3、鹽的生產流程
地下鹵水制溴企業(yè)產出廢水制鹽企業(yè)儲鹵區(qū)-24.5度飽和鹵-結
晶池27度老鹵老鹵池制鎂、鈣企業(yè)。
制鹽廠工藝流程:由于鹵水的鹵度低,要先制鹵,2個月后,等達到飽和鹵(鹵度24度半),才可進入結晶池。結晶池的鹵水達到26.5-27度(玻鎂比度)時對制鹽以沒用,就可以把鹵水放到老鹵區(qū),當鹵度達到29度就是成品老鹵,可以賣給制鈣企業(yè),價格約34元/方。制鈣企業(yè)把29度的鹵液加熱蒸發(fā)達到42度時,就可制鈣塊。很多個人一般只做到鈣塊就停止了,這樣不需要大投入。
第二節(jié) 國外工業(yè)鹽生產工藝發(fā)展階段比較
工業(yè)鹽生產有四種方法:①用露天開采法或地下溶浸法開采巖鹽。②由鹽湖開采自沉積湖鹽。③海水和鹽湖水經鹽田日曬制取海鹽和湖鹽。④用人工熬煮或真空蒸法從天然鹵水中制取。
世界各國根據本國的資源情況生產工業(yè)鹽,1982年世界工業(yè)鹽產量約165Mt。工業(yè)鹽作為化學工業(yè)用的原料,必須進行處理。處理方法是將原鹽加水配成一定濃度的鹽水,其中機械雜質可用澄清和過濾的方法除去,化學雜質則根據要求用加化學藥劑的方法除去。例如純堿工業(yè)中的鹽水精制,用石灰、純堿法或石灰、氨、二氧化碳法除去Ca、Mg等雜質;氯堿工業(yè)用燒堿、氯化鋇、純堿的方法除去鹽水中Ca、Mg、SO等雜質。原鹽是人們生活必需品。此外,又可作為基本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產純堿、燒堿、氯酸鈉、氯氣、漂白粉、金屬鈉等。在陶瓷、醫(yī)藥、飼料方面也有廣泛用途。
第三節(jié) 我國工業(yè)鹽生產工藝創(chuàng)新路徑
1、開發(fā)多品種鹽
產品開發(fā)主導方向是:營養(yǎng)保健鹽,如平衡鹽、健身鹽、低鈉鹽、強化硒鹽、強化鋅鹽等;多味鹽:如海鮮鹽、麻辣、方便食品調料等調味鹽;特種用鹽:如藥用鹽、水處理鹽、畜牧鹽、金屬鈉鹽等。
2、發(fā)展液體鹽,提高液體鹽的生產技術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產鹽國—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固體鹽和液體鹽就各占50%,而兩堿工業(yè)用鹽95%使用液體鹽。我國在近幾年中液體鹽發(fā)展迅速,并礦鹽中液體鹽比例2004年僅有12%,2010年將提高到20%。中鹽金壇公司的液體鹽于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生產,并供給氯堿企業(yè),已建設了較為齊全的鹵水處理設施,是國內開發(fā)較早的液體鹽專業(yè)生產企業(yè)。目前,金壇鹽盆的液體鹽已超過120萬t/a。
第四節(jié) 國內工業(yè)鹽生產設備介紹
工業(yè)鹽鉀鹽壓球機:因脫硫石膏、磷石膏壓球機設備設計結構獨特,輥皮采用特種合金材料經等離子淬火工藝(接近納米材料),所以本系列機對工業(yè)鹽、鉀鹽壓球成型效果也十分突出。具有不粘輥皮、脫球順利、成球率高、抗腐蝕、耐酸堿、防沖擊、裝機容量小、工作效率高、新型節(jié)能、輥皮耐用、操作簡單、維修方便、售價低廉等優(yōu)點。
第五節(jié) 國內工業(yè)鹽生產設備應用 分析
通過礦石生產,俗稱礦鹽,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比如說,成都黎明礦山及其有限公司生產的四川破碎機和四川磨粉機設備,更好的適應了對礦鹽的開發(fā),從而加快了工業(yè)鹽的開發(fā)流程。
第六節(jié) 我國工業(yè)鹽技術研發(fā) 分析
目前制鹽的技術主要有鹽田法,蒸餾法、電滲析法或冷凍法制鹽,還有真空法制鹽。就其本質來說制鹽的關鍵就是要去除過多的水分,使其濃縮。海水制鹽在各種鹽業(yè)資源中是最具優(yōu)勢的生產方式。首先,海鹽的原料是海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井、礦、湖鹽資源都是有限資源。其次,中國沿海有廣闊的適合建立鹽場的灘涂,目前共有500多萬畝鹽田。由于鹽田法節(jié)約燃料、工藝簡單,加之我國有廣闊的海岸線,所以我國是海水曬鹽產量最多的國家,也是鹽田面積最大的國家,年產海鹽1500萬噸左右,約占全國原鹽產量的70%,占世界原鹽總量30%(目前海鹽的世界總年產量約5000萬噸)。
(一)海鹽的生產
我國的海鹽生產,一般采用日曬法,也叫“灘曬法”,就是利用濱海灘涂,筑壩開辟鹽田,通過納潮揚水,吸引海水灌池,經過日照蒸發(fā)變成鹵水,當鹵水濃度蒸發(fā)達到波美25度時,析出氯化鈉,即為原鹽。日曬法生產原鹽,具有節(jié)約能源,成本較低的優(yōu)點,但是受地理及氣候影響,不可能所有的海岸灘涂都能修筑鹽田,所有的季節(jié)都能曬鹽??諝飧稍?,日照長久,蒸發(fā)量大,鹽的產量就高,反之,產:量就低。在我國的北方鹽場,只有3月至11月才是曬鹽季節(jié)。
日曬法生產原鹽,其工藝流程一般分為納潮、制鹵、結晶、收鹽四大工序。
1、納潮
實際上是生產原鹽的原料提取過程。海水是鹽業(yè)生產的原料,為確保生產的正常進行,必須千方百計地保證原料的供應。目前,采用的納潮方式有兩種,一是自然納潮,二是動力納潮。自然納潮是在漲潮時讓海水沿引潮溝自然流人;動力納潮一般采用軸流泵將海水引入,其特點是不受自然條件限制。
2、制鹵
制鹵是在面積廣闊的蒸發(fā)池內進行的,根據每日蒸發(fā)量適當掌握蒸發(fā)池走水深度,使鹵水濃度逐步提高,最后濃縮成飽和鹵。
3、結晶
海水在不斷蒸發(fā)濃縮過程中,各種鹽類濃度不斷增大,當鹽類濃度達到飽和時,將以晶體形式析出,在過飽和溶液中,不斷維持溶液過飽和度,晶體就能繼續(xù)生長。
4、收鹽
就是將長成的鹽,利用人工或機械將鹽收起堆坨。
(二)湖鹽的生產
湖鹽分為原生鹽和,再生鹽,主要采用采掘法或灘曬法。采掘而言,有些湖經過長期蒸發(fā),氯化鈉沉淀湖底,不需經過加工即可直接撈取。如柴達木盆地的鹽湖,歷經數千萬年變化;形成了干湖,其鹽露于表面。各地目前以采鹽機或采鹽船進行生產,它的工藝流程大致是:剝離覆蓋物--采鹽--管道輸送(或汽車輸送)--洗滌、脫水一皮帶機輸送一成品鹽人坨。至于灘曬法與海鹽生產工藝相類似。
上一篇:汽車燈具產品簡介
下一篇:水性無機富鋅防腐涂料產品專項調查方法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