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宏觀經濟環(huán)境
2008年次貸危機大爆發(fā),將2007年興起的商品大牛市迅速打回原型,2008年下半年步入系統(tǒng)性下跌,也將經濟衰退的陰霾帶入了2009。但是,由于各國聯手采取措施,2009年大宗商品紛紛實現成功筑底。在2009年度低位強勢反彈之后,2010年隨著經濟刺激政策支撐效用的減弱,在宏觀大環(huán)境真正趨穩(wěn)摩合過程中,商品市場可能會結合各自基本面,探尋價格真實的支撐。這在農產品中已經表現得非常明顯,在2010年中這種回歸基本面的趨勢還將延續(xù)。
貨幣政策支撐下商品回落顯現急剎車。在危機面前,各主要經濟體紛紛采取協(xié)調行動和強勢的經濟刺激政策,有效的抑制了經濟快速下滑的勢頭,其中寬松貨幣政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各國通過聯手降低基準利率,向金融系統(tǒng)和實體經濟注入大量流動性,維持了金融穩(wěn)定和市場信心。這些措施的成效雖然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在時間的傳導上出現遲滯,直到第三季度才得以充分展示
而在2010年度,隨著經濟復蘇跡象逐漸顯著化,而通脹預期已經逐漸進入大家視野,在上半年,這個因素還可能會引發(fā)商品市場的一波系統(tǒng)性共振走勢,之后依據各自基本面的真實因素尋獲支撐展開新的走勢,商品走勢將有所分化。
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經濟結構進一步優(yōu)化;城鎮(zhèn)新增就業(yè)900萬人以上,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率4.6%以內;城鄉(xiāng)居民收入穩(wěn)定增長;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4%左右;國際收支狀況繼續(xù)改善。這里要著重說明,提出8%左右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目標,綜合考慮了發(fā)展的需要和可能。
宏觀經濟保持了企穩(wěn)回升的態(tài)勢。聯系去年以來的情況看,這一輪經濟回調是從去年第三季度開始,速度由第二季度的10.2%,回落到9%,第四季度為6.8%,今年第一季度進一步回落到6.1%,形成了一個低谷。當然這是從同比的角度來說的。第二季度明顯回升,當季GDP為7.9%,上升了1.8個百分點;第三季度當季為8.9%,又上升了1個百分點。連續(xù)2個季度的明顯上升,說明宏觀經濟企穩(wěn)的態(tài)勢更加明確。二是多數 行業(yè) 都呈明顯的回升態(tài)勢。幾乎所有 行業(yè) 增長速度都在加快。這說明經濟的上升是全面的。三是當季8.9%的GDP速度還沒有達到金融危機前的水平。
第二節(jié) 行業(yè) 政策與重要 規(guī)劃 、標準
一、 行業(yè) 近年來重要 規(guī)劃
2008年中國名牌調味品評價工作已經于3月份正式啟動,國家質檢總局表示,為使中國名牌產品評價工作更加科學、公正,2009年,國家質檢總局從4個方面對評價工作進行重大改革。
首先,中國名牌產品復評周期由3年改為5年。從2008年開始,中國名牌產品的復評由3年改為5年,原定2005年到期復評的87類產品今年不組織復評,有效期延長至2010年。
其次,提高中國名牌產品的申報門檻。今后,名牌產品申報門檻與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相銜接,除銷售量、銷售額或出口額之外,增加稅收、節(jié)能、環(huán)保、安全生產、電子監(jiān)管網等指標,從而一方面加大名牌評價工作的導向力,另一方面更全面地考核企業(yè)素質。
再次,評價工作實行雙向公開。從今年起,申報企業(yè)的所有申報數據全部上網,實行兩級公示(以前僅公示主要申報數據),接受社會對申報企業(yè)的監(jiān)督。
最后,要加大對企業(yè)申報數據的審核把關力度。今年的名牌評價工作中,各級質監(jiān)部門將與統(tǒng)計部門建立合作機制,共同對企業(yè)申報數據進行審核把關。
二、 行業(yè) 最新標準
1、GB/T20091546-T-322《調味品術語》推薦性國家標準計劃被正式批準
從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最新了解到,該標準屬于新制定國標,起草單位為中國調味品協(xié)會,該項標準計劃于2010年制定完成。
2、調味品中5個 行業(yè) 標準待啟動
2009年由全國調味品標準化專業(yè)委員會組織的泡菜、沙拉醬、蛋黃醬、牛肉汁和芥末醬等5個 行業(yè) 標準啟動會暨標準意見征集會在京召開。來自中國調味品協(xié)會、國家副食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以及各標準起草單位的代表對5項標準的相關內容進行了研討和意見匯總。
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正式實施,國家有關部門將對食品安全有關標準進行整合。按照會議議程,各個標準起草單位分別對沙拉醬、蛋黃醬、泡菜、芥末醬和牛肉汁調味料標準的編制情況進行了介紹。與會代表和專家共同對標準進行討論,大會主要意見包括:
沙拉醬標準中,針對沙拉醬定義中“蛋制品”修改為“蛋及蛋制品”,并去掉“防腐劑”內容;含蛋黃的配料修改為“包括:液態(tài)蛋黃、冷凍蛋黃、蛋黃粉、液態(tài)全蛋、冷凍全蛋、全蛋粉等、均指雞蛋產品”;常規(guī)、減脂沙拉醬分類指標中油脂含量建議設定為≤70%,需要對油脂重新檢測,進行數據 分析 驗證。
蛋黃醬標準中,關于蛋黃醬的定義中去掉“真正蛋黃醬”內容,刪除“產品最終油脂含量不得低于65%(w/w),蛋黃含量不得低于5%(w/w)”等內容;有關氣味內容應修改為“產品應有的香味、無其他異味”;建議刪除減脂蛋黃醬的條款;含蛋黃的配料修改為“包括:液態(tài)蛋黃、冷凍蛋黃、蛋黃粉、液態(tài)全蛋、冷凍全蛋、全蛋粉等、均指雞蛋產品”;去掉“蛋黃醬分類指標”,要通過重新檢測來確定“油脂含量”的范圍;蛋黃含量建議≥5%,需要增加數據 分析 和其檢驗方法確定。
泡菜標準中,其他泡菜建議修改為“復合泡菜”或更為合適的名稱;刪除分類條款;關于色澤、氣味、滋味、體態(tài)等描述建議刪除;調味泡菜和其他泡菜理化指標需要單獨制定,指標中不進行“低、中、高鹽”的分類,水分、食鹽重新設定;增加“復合泡菜”條款;需要增加韓式泡菜的衛(wèi)生指標設定和對收集數據進行指標 分析 驗證。
芥末醬標準中,將芥末醬分類為青芥辣醬和黃芥末醬,在定義中需要對芥末醬的加工制作過程進行簡單描述;根據分類分別對其相應的感官、理化、衛(wèi)生指標進行重新設定和檢測,來確定其采標。
牛肉汁調味料標準中,關于香氣的內容修改為“具有牛肉香味、無不良氣味”;其他氮指標需要重新檢測設定,建議≤0.25;衛(wèi)生指標中的菌落總數≤10000,并需要補充數據 分析 驗證。
標準起草單位將按照討論會意見繼續(xù)進行標準調研、數據收集補充等有關工作,然后對標準進行修改完善。
3、黃豆醬國家標準發(fā)布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批準發(fā)布公告2009第10號文件,由中國調味品協(xié)會組織起草的《黃豆醬》國家標準已經于2009年9月30日正式發(fā)布,請各調味品企業(yè)積極貫徹黃豆醬標準的實施,保障產品質量,維護 行業(yè) 利益。
4、《甜面醬》&《蝦醬》 行業(yè) 標準出臺
SB/T10296《甜面醬》和SB/T10525《蝦醬》兩項 行業(yè) 標準已于2009年4月份公告,并于2009年12月1日正式實施。日前,兩項 行業(yè) 標準文本已經印刷出版,有關企業(yè)將須嚴格按照實施標準執(zhí)行,保障產品質量安全。
5、菇精調味料》和《海鮮粉調味料》等3項 行業(yè) 標準文本已經印刷出版
SB/T10484《菇精調味料》、SB/T10485《海鮮粉調味料》和SB/T10471《調味品經銷商經營管理規(guī)范》三項 行業(yè) 標準已于2008年9月份公告,并于2009年3月1日正式實施。日前,三項 行業(yè) 標準文本已經印刷出版,有關企業(yè)須嚴格按照實施標準執(zhí)行,保障產品質量安全。
6、《調味品經銷商經營管理規(guī)范》 行業(yè) 標準正式實施
SB/T10471《調味品經銷商經營管理規(guī)范》 行業(yè) 標準已于2008年9月份公告,并于2009年3月1日正式實施。日前,該 行業(yè) 標準文本已經印刷出版,廣大調味品經銷商須嚴格按照實施標準執(zhí)行,加強企業(yè)內部經營管理,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huán)境。
第三節(jié) 國際環(huán)境
一、全球調味品發(fā)展綜述
受到產品特性和不同消費習慣的限制,全球調味品市場集中度較低,市場上還沒有領導品牌,甚至連強勢品牌也沒有。。聯合利華是世界調味品市場老大,卻只占了全球調味品市場的9%,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世界調味品領域市場集中度低。在世界調味品市場排行第二的是卡夫,其在歐洲和美洲的沙拉調味料領域具有很強的優(yōu)勢。在烹飪番茄醬領域具有很強優(yōu)勢的亨氏位居全球第三,雀巢公司緊隨其后排名第四。
目前,國際市場上流通的調味品種類眾多,產品功能細化。各調味品制造商根據不同的目標群體,生產出具備不同附加值的產品并結合以新穎獨特包裝形式,為市場的發(fā)展起到進一步的驅動作用。
數據顯示,2007年全球調味品市場的增長速度為7.7%。預計在未來五年里,全球調味品市場都將呈現增長態(tài)勢。在中國市場快速增長的激勵下,亞洲將成為未來五年中調味品消費增長最為強勢的地區(qū),預計年增速將達到10%。相比之下,歐洲市場增長較為緩慢,西歐市場的年增速將在1.7%左右,而在經濟相對弱勢的中歐和東歐國家,調味品市場將以1.2%的速度增長。
二、主要國家和地區(qū)發(fā)展動態(tài)
(一)歐洲調味品市場
1、歐洲調味品市場概況
在歐洲,英國人均調味品消費量最高,近7KG,德國人均消費5.5KG,法國人均消費5.1KG。隨著人們對傳統(tǒng)食品和意大利面食調味汁興趣的增強,烹飪調味汁的市場占有率日益提高,其銷售額目前已占據當地調味品市場的半壁江山。
德國是歐洲最大的調味品市場,市場容量在17億歐元。烹飪調味品主導著當地調味品市場,占有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補充物調味汁占據20%的市場,沙拉味調料占14%。在烹飪調味料市場上,干燥調味料占了7成的銷售額,濕制調味汁僅占3成。德國冷藏調味品 市場發(fā)展 水平較低。
作為歐洲第二大調味品市場,英國擁有11.5億英鎊市場容量。由于消費者對方便膳食需求較大,因此烹飪調味品在英國也非常暢銷。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烹飪調味品是英國市場上增速最快的調味品,共占了當地5成以上的市場份額。不同于德國,濕制調味品占據了英國市場的消費主流,冷藏調味品 市場發(fā)展 相對良好,占了10%的市場份額。
2、歐美番茄醬市場概況
產量方面:番茄醬加工業(yè)是資源性 行業(yè) ,醬用番茄的種植對氣候要求較高,全球能大面積種植醬用番茄的只有美國加州、地中海沿岸和我國新疆、內蒙和甘肅的少量地區(qū)。從番茄醬的國際市場來看,美國加州所產的番茄醬主要提供美國國內食用,其出口量僅占全球貿易總量的6%-7%;地中海沿岸產區(qū)的意大利番茄醬一部分供應歐盟,剩余部分用于出口;而中國生產的番茄醬則有90%用于出口。意大利和中國作為全球前兩大的番茄醬出口國,番茄醬出口量各占到全球貿易總量的30%。2004年,番茄醬加工業(yè)走出周期性低點,全球產量整體呈現出平穩(wěn)上升態(tài)勢,與此同時,各主產區(qū)產量出現結構性變化,主要表現為歐盟產量持續(xù)縮水、美國產量平穩(wěn)增長、中國產量增長迅猛。
價格方面:2007年,歐盟宣布將在未來四年里完全取消番茄制品的生產補貼。有專業(yè)人士預測,此舉大幅提升了歐洲番茄生產成本,或將導致當地番茄種植面積減少,而番茄醬的價格也將隨之提高,預計到2011年,歐盟番茄醬原料收購價格將至少上漲一倍。而這為番茄種植成本最低且以出口導向為主的中國番茄醬產區(qū)帶來了發(fā)展機遇。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普遍下跌,但是番茄醬卻逆勢而動,價格大幅上漲。統(tǒng)計資料顯示,2008年新榨季番茄醬的價格為1250美元/噸,而在2006年、2007年的價格則分別為每噸580美元、860美元,三年內的價格漲幅高達115.5%。在番茄醬價格節(jié)節(jié)攀升的刺激下,原料爭奪戰(zhàn)日趨激烈。
市場方面:近年來,番茄醬國際市場需求量增長較快,平均年增速為3%左右。目前番茄醬的主要消費區(qū)域仍然集中在歐美國家,根據02/03年數據,北美及歐洲的番茄醬消費量就已經占到全球消費總量的70%。但是,由于歐洲Amitom(地中海番茄聯盟)國家在2004年達到頂峰后大幅減產,使得歐盟本土生產的番茄醬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tài)。而與此同時,亞太地區(qū)的消費量增長勢頭也非常迅猛,12年增長率達到180%,極有潛力成為未來番茄醬消費的主要地區(qū)之一,因此,有業(yè)內人士預計國際番茄醬市場催在近100萬噸的消費缺口。在供需缺口、美元貶值的雙輪驅動下,番茄醬國際及國內價格暴漲。而在番茄醬價格節(jié)節(jié)攀升的刺激下,國內外番茄原料爭奪戰(zhàn)亦將日趨激烈。
3、歐美微生物鮮味劑市場概況
根據最新統(tǒng)計資料,全球鮮味劑市場銷售額約為12億美元,其中歐洲市場約3.5億美元。
近年來,隨著食品工業(yè)生產規(guī)模的日益擴大與國外方便食品、快餐食品的發(fā)展,鮮味劑尤其是除味精以外的營養(yǎng)性天然鮮味劑的市場增速加快,國外微生物鮮味劑已成為發(fā)展最快的產業(yè)。在國外市場,營養(yǎng)性天然鮮味劑主要包括動植物撮浸膏、蛋白質水解濃縮物和酵母浸膏等。
相關資料顯示,國外各種鮮味劑的市場占有率大約為:動植物蛋白水解物占33%、酵母浸膏占32%、味精占17%、動植物浸膏占16%、其他占2%。動植物蛋白水解物的世界總產量約為28萬噸,其中歐洲約4.5萬噸,以德國的產能最大,約為2.2萬噸,荷蘭、頊士、英國、比利時的產量均超過5000噸。酵母浸膏的世界總產量約為6萬噸,其中歐洲年總產量約為4.7萬噸,德國、法國、荷蘭、英國年產量均超過1萬噸,比利時、意大利年產量也達數千萬噸。
(二)日本調味品市場
1、日本醬油市場概況
醬油作為日本民眾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調味品之一,深受當地民眾喜愛。據了解,日本人均醬油消費量為7.8升,每戶家庭(按3.3人計算)年均醬油消費量9升。醬油在日本誕生于室町時代,隨后開始步入工業(yè)化生產階段,并在江戶時代得到飛速發(fā)展。到了現代,日本醬油 行業(yè) 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fā)展階段,廠家之間競爭非常激烈,目前,全日本共有1800余家醬油企業(yè)。其中,產量在180kl以下的小型醬油廠約占80%以上;員工數在5人以下的醬油廠有1200多家,約占總數的67%;180kl以上的大型醬油廠的產量約占全日本醬油總產量的一半以上。另外,日本醬油廠多為私人經營,數量約有780余家;股份公司約有520家,約占全 行業(yè) 的28%;有限公司約300家,約占17%。
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大企業(yè)通過并購重組等資本運作方式做大做強,而小型醬油廠正在不斷減少, 行業(yè) 集中度逐漸提高。統(tǒng)計數據顯示,日本前五大醬油企業(yè)年產量共占其本國總產量的50%,其中,龜甲萬醬油有限公司作為日本最大的醬油生產企業(yè),其年產量就占到了日本國內總產量的25%。
隨著經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日本飲食生活向多樣化、個性化、健康化方向發(fā)展;為滿足各層次消費者需求,日本醬油廠商研發(fā)了多種新型醬油,例如花生餅粕醬油、藥膳醬油、大蒜醬油、有機醬油、芥末醬油等,大大豐富了醬油品類。據初步統(tǒng)計,目前日本約有300多種醬油品種。日本醬油的消費市場相當成熟,全國本釀造醬油的消費量占到80%以上,其中包括“龜甲萬”在內的5個最大醬油生產企業(yè)所產醬油皆是本釀造醬油。500克或640ML的醬油平均每瓶價格10~50元不等,產品基本沒有城鄉(xiāng)之分。
在當地企業(yè)的不斷努力之下,日本醬油成功打入國際市場,面向全球100多個國家及地區(qū)出口。其中,日本醬油對美國出口量最大,約占總出口量的25%。在當今的國際市場上,日本醬油已經確立了其在高檔醬油市場的主導地位,銷量增長迅速。不過,近兩年來,日本醬油也因連續(xù)陷入食品安全風波而受到部分海外消費者的質疑。為了保證產品質量,2008年10月31日,日本農林水產省發(fā)布醬油(Shoyu)質量標簽標準修正案概要,內容如下:為了標示“低鹽醬油”,基于健康促進法(下稱該法律)作為特殊膳食用途食品的標簽批準將不要求;改為,應按照此法律的營養(yǎng)標簽標準要求制定此類標簽。
2、日本味噌市場概況
味噌最早發(fā)源于中國或泰國西部,傳入日本后頗受當地民眾歡迎。目前,味噌在日本主要分為3大類:米、麥蒸后,通過霉菌發(fā)酵,再與蒸煮的大豆、鹽混合制得的米味噌、麥味噌,以及直接在蒸大豆上使霉菌生長而制得的豆味噌。其中米味噌的產量最多,占味噌總產量的八成,例如著名的白味噌、西京味噌、信州味噌等都是米味噌的一種。
味噌若以口味來區(qū)別,可略分為“辛口味噌”及“甘口味噌”兩種,前者味道較咸,代表產品有“信州味噌”等,后者味道較甜,代表產品有關西的白味噌、九州味噌等;若以顏色來區(qū)別,可分為“赤色味噌”及“淡色味噌”兩大類,味噌顏色的淡淺主要是受制曲時間的影響,制曲時間短,顏色就淡,時間拉長,顏色也就變深,“仙臺味噌”是較具代表性的赤色味噌。
由于具備營養(yǎng)豐富口味獨特的品性,味噌成為多數日本家庭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日本味噌工業(yè)組合聯合會統(tǒng)計數據顯示,日本家庭對味噌的年購買量為7184克,支出金額為2672日元。如今,日本已經面向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韓國、中國臺灣出口味噌,出口數量逐年上升。據統(tǒng)計,2006年日本出口味噌8447噸,同比增長13%;交易金額為177100萬日元,同比增長13%。
3、日本微生物鮮味劑市場概況
作為全球微生物鮮味劑生產、消費大國,日本每年生產和消費天然營養(yǎng)性微生物鮮味劑9萬噸,其中味精1萬噸、動植物浸膏5.5萬噸、動植物蛋白水解物2萬噸、酵母浸膏0.5噸。從種類鮮味劑的生產量看,以肉類浸膏居多,占全部鮮味劑產量的43%;在銷售額方面則是蛋白質水解物和酵母浸膏居多。日本東海物產株式會社專門生產為方便面湯料、調料用的新型復合鮮味劑,既有雞肉、牛肉、豬肉、魚肉、貝類浸膏,又有雞、牛、豬肉調味粉。日本造紙株式會社生產的酵母浸膏HUAP產品,可隨肌苷酸、鳥苷酸和游離氨基酸和含量高低,分別呈現肉鮮味或酒體風味。
(三)韓國調味品市場
1、韓國泡菜市場概況
韓國人對泡菜情有獨鐘,每家都有專門保管泡菜的“泡菜冰箱”。在韓國,平均每年每人要吃掉40磅的泡菜。泡菜用微紅色的發(fā)酵白菜(有時是蘿卜)和大蒜、鹽、醋、辣椒和其他調味品共同腌制而成。韓國泡菜跟以酸味為主的中國泡菜不同,更有別于沒有發(fā)酵過程的日本泡菜,自然發(fā)酵而成的韓國泡菜味道辛辣,富含維生素A、B、C與維乳酸桿菌,對人體的健康非常有益。憑借著獨特的口味與健康的品性,韓國泡菜逐漸受到其他國家的歡迎,其中日本市場在韓國泡菜出口中占據90%的份額。統(tǒng)計顯示,2006年韓國泡菜出口首次突破1億美元大關,出口量、出口金額分別比2005年同期增長5.4%、10.2%。
不過,由于受到2005年11月爆發(fā)的“寄生蟲卵泡菜風波”影響,韓國泡菜對日出口自2005年以后一直都在原地踏步。截止2008年9月,韓國泡菜對日出口量為1.7171萬噸,同比下降了0.7%。而由于中國產泡菜價格低廉,韓國市場需求巨大,因此韓國近幾年進口中國產泡菜數量快速增長。據統(tǒng)計,韓國99%以上的泡菜進口來自中國。在本國泡菜出口量停滯不前的情況下,中國產泡菜進口量的持續(xù)增加,導致韓國泡菜貿易逆差不斷加大。韓農水產品流通公社統(tǒng)計資料顯示,韓國泡菜貿易逆差始于2006年,在最近3年時間里已超過930億韓元;截止2008年9月韓國共進口了9010萬美元的泡菜(17.5995萬噸),出口了6116萬美元的泡菜(1.935萬噸),逆差達2894萬美元。與去年同期(1733萬美元)相比,逆差增長67%。泡菜貿易的逆差始于2006年。
2、韓國大醬市場概況
韓國人一直深信“食物味道全靠醬味”,認為再好的原料,若沒有醬味作鋪墊,也絕對做不出好菜。因此,大醬、豆瓣醬、辣椒醬在韓國被譽為傳統(tǒng)的“母菜”,非常受民眾歡迎。
在韓國,淳昌地區(qū)的大醬尤為有名。2004年12月,韓國政府將淳昌大醬村命名為“醬類產業(yè)第一號特區(qū)”,享受財政、土地使用、商標、出口等68項優(yōu)惠待遇。目前,特區(qū)內已擁有72家制醬企業(yè),其中61家為傳統(tǒng)手工作坊,11家為現代化批量生產企業(yè)。據了解,淳昌醬類如今已成為當地一項不可小視的產業(yè),為淳昌經濟發(fā)展的貢獻度為52.6%,而淳昌醬類在韓國醬類市場的占有率則高達41.8%。
除了在本國國內暢銷外,韓國大醬也隨著韓國文化的日趨流行而逐漸走向世界。如今,韓國出口企業(yè)已開發(fā)出適合各國消費者口味的各種醬類產品,不斷擴大國際市場規(guī)模,在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qū)都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yè)績。韓國農林食品水產部8月1日公布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08年1-6月份韓國出口辣椒醬1803噸,出口額達到388.5萬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0.0%;出口大醬2647噸,出口額達到505.9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1%;出口醬油4640噸,出口額達到624.6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5.02%。
為了讓韓國大醬能順利走向國際,韓國在2004年牽頭起草韓國豆瓣醬和辣椒醬兩項國際標準,向世界發(fā)起新一輪沖擊,力爭國際市場話語權。此舉對中國、日本等國的醬類 行業(yè) 造成了不小的影響,日本甚至專門派出電視臺采訪組,前往淳昌“大醬村”拍攝,以圖將韓國大醬的秘密大告天下。
(四)其他國家調味品市場
1、智利橄欖油業(yè)發(fā)展迅速
智利橄欖種植面積為2萬公頃,2007年智利橄欖油銷售額接近1160萬美元,智利橄欖油出口量占其總產量的30%,出口的主要目的國為美國(37%),其次是委內瑞拉(27%)。根據智利橄欖油協(xié)會預計,由于西班牙等公司將擴大在智利的橄欖種植,到2014年,智利橄欖種植面積將達到3.5萬公頃,橄欖油銷售額將達1.2億美元,其中智利國內市場銷售5000萬美元,出口7000萬美元。
2、全球胡椒2009年將增產
2004年,全球胡椒總產量為350000噸,達到歷史最高水平。自此以后,由于受到氣候和蟲災的影響,一些主要的胡椒供應國都出現了欠收的現象,全球胡椒的庫存量急速下滑,胡椒價格呈上升趨勢。
根據“國際胡椒共同體”提供的數據,2005年年底,全球胡椒的庫存總量為91125噸;2006年,世界胡椒產量達269900噸,其中可供出口的有197600噸,庫存數量降至64430噸;2007年,世界胡椒產量為270500噸,較之2006年略有回升。2008年,世界胡椒產量穩(wěn)中略升,預計最終產量將達到280300噸。
2009年,如果沒有外界因素影響的話,專家預計所有的胡椒主要生產國除印尼外都將會增產,全球胡椒產量將比2008年增加5000噸左右;越南將成為全球胡椒產量最多的國家,產量將與2008年持平,可達到100000噸;中國、印度的胡椒產量亦將增收,預計總量分別達到26000噸、53000噸;而印尼2009年的胡椒產量預計將會比2008年減少2000噸,實際產量總共為24000噸。
免責申明:本文僅為中經縱橫 市場 研究 觀點,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資依據或執(zhí)行標準等相關行為。如有其他問題,敬請來電垂詢:4008099707。特此說明。
上一篇:童裝市場需求潛力及預測
下一篇:一次性乳膠手套行業(yè)投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