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西服 行業(yè)
一、西服 行業(yè) 發(fā)展概況
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中國服裝業(yè)一批本土品牌憑借著獨特的營銷理念、洞悉先機的市場策略,成為叱咤風云的強勢品牌。西服,更成為當時的“產業(yè)圖騰”,那個時期的西服領軍企業(yè)就是中國服裝產業(yè)的龍頭企業(yè),它們中的優(yōu)秀者,更將自己強大的 行業(yè) 影響力和市場影響力成功地延續(xù)到了今日。
由于近幾年服裝生產逐漸轉向中國,日本西服生產規(guī)模呈縮小趨勢,對幸存下來的服裝廠造成了很大成本壓力,在高級百貨商店出售4萬日元以下的西服已不再新鮮。
面對當前形勢,我國西裝 行業(yè) 的現(xiàn)狀表現(xiàn)為:
現(xiàn)狀之一:一些國際品牌已經開始進入國內的服裝市場,如何與國際品牌競爭并贏得自己的優(yōu)勢,是我們必須面臨的一個問題。
現(xiàn)狀之二:中國市場經濟畢竟才發(fā)展20多年,中國的西服企業(yè)經營品牌的能力和經驗,與國際化品牌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資本實力上也存在問題。
現(xiàn)狀之三:中國服裝業(yè)雖然是國內最早市場化的 行業(yè) ,但由于在一段時間內,中國經濟的投機性較強,所以資本大量流向高科技產業(yè),流向利潤大的 行業(yè) ,造成對服裝這樣的產業(yè),資本投入不夠,結果是人力資源匱乏,生產要素轉移,這對服裝業(yè)實際上是個打擊。
現(xiàn)狀之四:服裝業(yè)在政策層面、宏觀支持和產業(yè)指導上還沒有像電信、汽車、電子、生物等高科技產業(yè)一樣得到政府的支持,全憑一些只有十幾年或者二十幾年經驗的服裝企業(yè),孤立地與國際上幾十年、甚至近百年的服裝大牌進行“胳膊對大腿式”的競爭。
另外,還有企業(yè)的信息化問題,中國絕大部分的服裝企業(yè)還處在傳統(tǒng)的手工管理階段,若想在產品制造、企業(yè)營銷和基礎管理上與國際品牌競爭,就得學會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來武裝自己。
更重要的是,要重視對消費心理、消費趨勢、文化價值和企業(yè)核心價值等軟性問題的 研究 。通過對消費者的需求(這些需求可能是生理上的,心理上的,甚至社會上的需求)的真正滿足,來塑造自己的品牌價值。
二、2007年我國西服銷售情況
以北京為例,燕莎友誼商城的男西服累計銷售額比去年增長了34.25%,獨占近二成的比例,其他商場只能望其項背。
賽特購物中心的男西服累計銷售額同比增幅雖然為負數(shù),但原來的”底子”使其繼續(xù)保持在第二位。
翠微大廈在男西服累計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08%,超過城鄉(xiāng)貿易中心和北京市百貨大樓奪得季軍。
西單商場、長安商場、當代商城、復興商業(yè)城、順義國泰大廈等商場的男西服累計銷售額都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順義國泰大廈、當代商城的同比增幅均在30%以上。
男西服銷售本來是城鄉(xiāng)貿易中心和北京市百貨大樓的強項,然而,今年這兩家商場在此“單項”上的表現(xiàn)卻不容樂觀,累計銷售額均出現(xiàn)了較明顯的下滑。
觀奇、勝龍、依文繼續(xù)排名男西服銷售額的前三位,但是從北京億元商場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范圍看,它們的累計銷售額均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縱觀男西服品牌的累計銷售額變化,我們看到一些中高價位的男西服品牌銷售狀況良好,出現(xiàn)明顯的增長特性。
三、2007年我國西服進出口 分析
20047年1-11月,我國西服及西服套裝累計產量53346萬件,同比增長12.85%,增速降低了1.3%。
美國從中國進口21個協(xié)議類別產品總額約79.8億美元,增長47%,份額為16.8%,增幅及份額均持續(xù)回落。其中,毛制西服套裝進口依然下降,增幅為2.3%。
四、中國西服和國外西裝的差距體現(xiàn)
首先,認為國內西裝(包括女裝)在設計和工藝上已經相當不錯了,但與國外服裝發(fā)達國家、城市和品牌的差距是“積累性”和“體制、機制性”的。國外做西裝的歷史僅在工業(yè)化以后就有了一二百年的歷史了,很多技術要素、技術經驗必須要靠日積月累才能達到,不是簡單到們買幾件人家的大牌西裝,然后進行解剖和照搬就能和國際水平一致的。如果在不熟知國外的標準、工藝和質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的情況下,那么就沒資格說“基本上達到了國外的先進水平”。要知道國際上評定西裝水平是用等級制的,而我們的西裝水平就是三級標準都是難評上的(大意)。雖然們有了較先進的設備,但西裝的 技術工藝 既有“國際標準”,更有長期積累的在處理各種“實時”發(fā)生的各種各樣的新款、新材料、新生活方式帶來的工藝難題的“現(xiàn)場能力”!其實,后者是最重要的,因為們缺少大量的、有經驗的現(xiàn)場工藝工程設計師、工藝師和技術員(重視的程度和做外表設計的設計師相去甚遠)。國外優(yōu)秀的品牌的現(xiàn)代西裝和休閑正裝一類的設計,講究的是生活方式的設計,而非僅僅是款式和工藝的設計。
其次,國內每個企業(yè)和品牌都為之頭疼的“庫存”問題,一方面當然是產品的適銷和對路的問題,認為這更是一個“體制和機制”的問題。譬如,國外服裝業(yè)通行一年兩季、每次一個月的“減價期”,你要“減價”(國內叫打折),就必須在規(guī)定的時間段,否則就是違規(guī)和違法。這就形成了一條生產、銷售和處理并有法可依的服裝市場運動的、動態(tài)性的和“機制”性的規(guī)律。而們無時無刻的“打折”,甚至靠“打折”來維持營業(yè)額的運行方式,還處于服裝市場運動的低級階段。更有甚者,拿“打折”作幌子,讓消費者誤認為“便宜”了。
第三,國對粘合襯的一般要求是經粘合后的面料襯的關系有很強的“剝離強度”,其實,如果真正有了相當強的“剝離強度”以后,粘合分子嵌入面料相當?shù)纳疃龋炊_不到“柔軟、有彈性”的手感,也就是說,破壞了面料的固有風格,這當中“挺括、有相當?shù)膭冸x強度”的手感,也就是說,破壞了面料的固有風格,這當中“挺括、有相當?shù)膭冸x強度”和“柔軟、有彈性”之間是一對矛盾體,一方面和用什么襯大有關系,另一方面和產品的要求以及試驗的科學性有關。據(jù)所知,國外西裝對粘合襯的要求首先是不破壞面料風格,然后才是“剝離強度”的要求。粘合襯的另一個作用是對服裝造型支持的“持久性”如何?這是對粘合襯本身的很高的質量要求。
五、中國西服業(yè)界的前景與國際展望
中國西服產業(yè)的崛起并非于舊上海時代,然而其時紅幫裁縫之傳人于上世紀80年代起擔當了產業(yè)化發(fā)展的奠基石;最初以西服為產業(yè)的典型可數(shù)寧波甬港服裝廠,其以先見之識走在了上海同行的前面,帶動“上海版”取得了從1980—1995年短暫的十幾年輝煌時期。開創(chuàng)中國西服產業(yè)化之先河者,杉杉集團董事長鄭永剛的尊父即為當時享譽江浙滬一帶的紅幫工藝大師。
雖然眾所周知西服有正裝與休閑裝之分,實際上“休閑西裝”的說法是自相矛盾的,“休閑”與“穿西裝”顯然是指兩種不同的場合;能有哪種休閑場合可以穿西裝?西服正裝稱為“紳士服”,便裝西服系從古老的“運動西服”發(fā)展而來:運動協(xié)會制服、騎馬服、獵裝、游園服等。前兩年國內廠家提出個“商務休閑裝”的概念,這是跟誰學的?在“中國服裝設計師協(xié)會(CFA)”主辦的雜志《FASHIONCHINA服裝設計師》今年七月刊上我發(fā)表的文章所指出的:難道歐美發(fā)達國家的商務人士于工作場合都穿休閑類的便裝?這難道應該是中國人的發(fā)明嗎?若國人穿著休閑裝去與歐美的公司談生意,人家會認為是對他的不尊重,甚至認為是對其公司規(guī)格的藐視。而去高檔餐廳與漂亮的女士約會、參加同事舉辦的“派對”、非正式酒會等活動穿著“商務休閑裝”,到是不錯的行頭。
所謂的“休閑西裝”,嚴格地講是用正裝的版型稍加設計而以非正式面料生產的單品。運動型西裝則屬于便裝類,是歌星們喜歡的裝束,在追星族的推動下廣受青少年的喜愛;這是個可觀的經濟增長點,在低技術的服裝企業(yè)皆能生產,高、低端品牌之間價位落差巨大,但對于高端品牌來說只能作為培養(yǎng)顧客群體的基礎土壤,以便引導他們成為本品牌正裝系列、襯衫、外套、領帶、皮具的消費者。他們的品牌忠誠度與年齡的增長對企業(yè)維系持久經營的因素必須考慮。
正裝產業(yè)需要獨有的版型技術與完善的工藝質量,更需要有品牌的支持才能生存,而“休閑西裝”則需重視款式設計與本品牌風格之內單品搭配的兼容性;這對于技術檔次不夠的企業(yè)來說可借此掩飾版型方面的不足,但這也是其生產不了高檔西服用來提升品牌檔次的制約所在??堪前鏇]有自屬的品牌風格與持久的生命力,一兩年就會失去高端顧客的信賴,乃不治之道;買版是快速成功的捷徑,但終究技制他人之手,各版各色,終又不能輕易地象AlfredDunhill那樣以一貫的特色成長為經典的頂級品牌。對于新興白領的著裝休閑化不可過多追捧,要培養(yǎng)年輕人對西服的認同感與興趣。這一點,“海瀾之家”做得相當努力。
再看看國內中高檔西服市場,產品工藝同質化不一定是壞事,但版型風格同質化所引起的銷售競爭,正是令老總們感覺不到的。目前國產西服版本主要有三大版系:意大利版、上海版、日本版?,F(xiàn)代高檔西服產業(yè),在包括:版型、款式、面料、風格、階層、品位、藝術、規(guī)格、地域、季節(jié)、時代、配套等方面,已屬于不可或缺的設計因素了。
第二節(jié) 襯衫 行業(yè)
一、襯衫 行業(yè) 發(fā)展概況
2007年12月份,我國襯衫產量高達11083萬件,環(huán)比增長9.17%,同比增長14.51%。2007年我國襯衫累計產量達115084萬件,同比增長9.86%。
2007年,浙江、廣東、江蘇是我國襯衫的主要生產地,累計產量分別為52598萬件、18439萬件和17398萬件,上述三省的產量占全國產量的76.84%;上海、河北、山東的襯衫產量占全國的比重分別為5.62%、5.07%和4.60%。從增速來看,河北、北京、福建等省市產量有所下降,其他主要省市同比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長,其中浙江省基數(shù)最大且增速最快,同比增幅為16.02%,山東省增幅亦高達14.92%。
三、2007年我國襯衫銷售情況
從2007年北京億元商場男襯衫銷售額月度對比曲線看,除了前兩個月與上年度出入較大,整體變化規(guī)律還是一致的。男襯衫銷售額兩個高峰分別出現(xiàn)在2月、5月和10月,8月和年末的二個低谷也很吻合。2007年男襯衫月度銷售額最高峰值超過了2500萬元,而谷底期銷售額約為1300多萬元。
前兩個月出入較大的原因在于農歷春節(jié)的時間不同。春節(jié)如果在1月或者是2月初,那么1月份的消費額度就會增高,2月份的銷售就會出現(xiàn)明顯的凹點。而2007年春節(jié)在2月下旬,因此2月銷售額陡增。這個規(guī)律不僅僅局限于服裝類商品的銷售,是一種春節(jié)前集中消費引起的現(xiàn)象。
2007年北京億元商場男襯衫總體平均單價的波動范圍在每件290元至360元之間。銷售量與銷售額的增長基本上是同步的。5月份銷售量最高,超過了8萬件,是12月份銷量的2倍多。
燕莎友誼商城2007年男襯衫銷售額比上年度猛增長41.89%,再次蟬聯(lián)金牌。
翠微大廈超過賽特購物中心、北京市百貨大樓奪得男襯衫銷售額銀牌,翠微大廈和賽特購物中心的同比增幅分別為21.47%、18.49%,而北京市百貨大樓男襯衫銷售額卻出現(xiàn)了11.9%的跌幅。
雙安商場、城鄉(xiāng)貿易中心、當代商城、西單商場、甘家口大廈、復興商業(yè)城、順義國泰大廈等商場的男襯衫銷售額比上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順義國泰大廈的同比增幅接近七成。
藍島大廈、長安商場、北辰購物中心2007年在男襯衫銷售額方面均較上年度"欠收",同比跌幅在15%至35%之間。
從前14家商場男襯衫銷售額的"梯次分布"看,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梯隊。燕莎友誼商城一支獨秀地領跑在前,成績超過3000萬元。翠微大廈、賽特購物中心為第二梯隊,成績?yōu)?300多萬元。北京市百貨大樓、雙安商場、城鄉(xiāng)貿易中心、當代商城、藍島大廈、長安商場構成第三梯隊,成績在1000萬元至2000萬元之間。其余5家是第四梯隊。
2007年,老牌冠軍城鄉(xiāng)貿易中心的男襯衫銷售量比上年度下降6.35%,但仍然以8萬多件的成績蟬聯(lián)冠軍。
復興商業(yè)城、翠微大廈也分別保持男襯衫銷售量的亞軍、季軍。復興商業(yè)城同比增幅為10.79%,翠微大廈則下降了一成多。
北京市百貨大樓、雙安商場、甘家口大廈、當代商城的男襯衫銷售量排名雖然都有提升,但同比增幅卻是有正有負,只是幅度都在個位數(shù)。而藍島大廈、西單商場、長安商場等商場的男襯衫銷量都比上年度下跌了一成多。
絕大多數(shù)商場的男襯衫平均單價都比上年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增幅較高的是北辰購物中心、翠微大廈、燕莎友誼商城、賽特購物中心、當代商城,它們的男襯衫銷售單價同比提升幅度分別為55.47%、39.43%、27.02%、24.1%、18.63%。
2007年京城男襯衫活躍品牌中,絕大部分平均單價比上年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一般價位的男襯衫品牌的平均單價普遍提高了一成左右,而高價位的提升幅度更高一些。例如,薩巴蒂尼、沙馳、愛繆斯、尼諾里拉男襯衫的平均單價同比增幅分別為35.45%、69.28%、35.66%、31.6%。皮爾卡丹、雅戈爾的平均單價增幅分別為6.3%、6.56%。
第三節(jié) T恤 行業(yè)
一、T恤 行業(yè) 發(fā)展概況
我國的T恤產業(yè)起步較晚,對T恤生產工藝的認識存在較大的誤區(qū),因此長期以來重織造輕圖案,從而雖然成為世界上最主要的T恤坯衣生產國和最大的出口國,但其巨大的T恤附加值卻拱手相讓給了國外廠商。通過國際市場我們可以看到,一件普通的T恤坯衣一般僅在1.5美元左右,但通過印刷圖案成為商品T恤后,其價格便由印花圖案的受歡迎度決定了,售價往往達到8至25美元。
和低附加值的T恤坯衣出口相似,國產T恤在國內市場上的表現(xiàn)也極為低調,很少能在高檔專賣店里見到它們的影子,而更多地是在批發(fā)市場、服裝街出現(xiàn),從而幾乎成了低檔休閑服裝的代名詞。究其原因,主要是T恤生產企業(yè)在圖案設計方面存在色彩單調、花型圖案缺乏藝術表現(xiàn)力等等方面,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我國T恤產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
從我國目前的T恤產業(yè)來看,雖然還未達到國際的先進水平,但由于我國T恤產業(yè)其具有獨特的競爭資源優(yōu)勢,因而發(fā)展空間巨大,預計在不久的將來,T恤服裝必定會成為我國服裝產業(yè)出口的重要支柱。
二、T-Shirt的流行趨勢
1、青春無畏
主題闡釋:年輕、愉悅、帥氣的風格,自由、俊逸、鮮活的韻味,彌漫著青春的朝氣,炫舞著青春的腳步,迸發(fā)著生命的活力,一種美的表達,在精神與氣質、文化與時尚的交融中進行著。告別了幼稚,卻保留著純真。青春無敵,無拘無束的自我,播撒著數(shù)不完的夢想,未來閃閃發(fā)亮,青春攜載著愿望,展開幸福的翅膀,飛翔……
適合人群:25~35歲的陽光群體。消費人群:表現(xiàn)都市白領新貴上班、假日逛街或娛樂的感覺。
色彩系列:素色文化衫底色上表達亮麗的色彩感覺
2、男人氣韻
主題闡釋:用工作塑造高品質的生活,成為他們追求的目標。自信、從容、穩(wěn)重、懂生活,讓他們的成功舉重若輕,不受羈絆。不用拘泥于華麗的外表,張馳有度的工作與生活,讓他們可以在氣定神閑中放眼光明的未來。這是男人的胸懷與氣韻,詮釋著獨到的力與美。而你,只需去體會和品味。
適合人群:28~45歲的職業(yè)商務人士。消費人群:都市商務的中堅人群。
色彩系列:黑色或白色為底色的T恤衫配2008流行色趨勢中"棕色系"的條紋,下身色彩為靜色西褲。
3、職業(yè)商旅
主題闡釋:頻繁地穿梭于城市之間,卻從不埋沒自我的風格。略帶興奮的臉上,詮釋著自信,風塵仆仆中,洋溢著簡約的風尚。無須掩飾的堅毅外表,與掩飾不住的內在沖勁,滲透著對夢想的執(zhí)著,對生活的憧憬,對未來的追求。
適合人群:28~40歲的商務人士。消費人群:表現(xiàn)都市白領階層商務旅行的感覺。
色彩系列:素色褲子配條紋暖色與白色相間色彩,大多接近2008春夏流行色趨勢中的"中性色系"。
4、靜逸陽光系列
主題闡釋;運動,服裝,氣質;一抹時尚,一點創(chuàng)意,一絲動感。熱烈地追求喜悅,盡情地享受陽光。不受傳統(tǒng)的約束,讓元素進行著最佳組合,優(yōu)雅的貴族氣質于悄然中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真情與美麗,最能打動人心。
適合人群:25~45歲的風格人士。消費人群:都市商業(yè)人群,高爾夫穿著元素。
色彩系列:2008流行色趨勢中"黃、綠色系"的表達。
5、快樂假日系列
主題闡釋:假日如畫,盡情著墨,盡情上彩,盡情喜樂,盡情美麗……隨意、健康、運動、休閑,放松自我、享受生活,盡心活在當下,幸福變得單純而不再復雜,平凡的人生,同樣是一曲動人的歌。這是生活的態(tài)度,也是并非刻意而為的追求,是生活的真諦。
適合人群:30~40歲的和諧家庭人士。消費人群:都市商務人群的周末假日生活。
色彩系列:2008年春夏各種流行色系混搭在一起的感覺。
免責申明:本文僅為中經縱橫 市場 研究 觀點,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資依據(jù)或執(zhí)行標準等相關行為。如有其他問題,敬請來電垂詢:4008099707。特此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