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供給 分析
一、產量及其增長 分析
2003-2009年我國褐煤蠟產量統(tǒng)計
單位:噸
年份 | 產量 | 同比 |
2003 | 1170 | - |
2004 | 1529 | 30.68% |
2005 | 1930 | 26.23% |
2006 | 2174 | 12.64% |
2007 | 2880 | 32.47% |
2008 | 2769 | -3.85% |
2009 | 2918 | 5.38% |
二、生產區(qū)域結構 分析
我國褐煤資源豐富。但褐煤蠟含量普遍很低,褐煤蠟含量能達到工業(yè)開發(fā)利用的褐煤資源稀少。
國內已探明能夠開發(fā)利用的褐煤蠟產地僅有3處,主要為第三紀褐煤,分布在云南省、內蒙古自治區(qū)和吉林省,而且其中一處資源枯竭,蠟品位降低,生產時斷時續(xù),企業(yè)經濟效益受到影響;全世界褐煤蠟產地主要分布在德國、烏克蘭和美國。我國60年代開始生產褐煤蠟,以前褐煤蠟全部靠進口。目前國內有四家生產廠家,吉林的舒蘭年產700噸粗蠟,從97年開始因褐煤不足,實際年產量為300噸左右,云南的尋甸年產粗蠟800噸,烏丹褐煤蠟1995年建成投產,設計能力1000噸,實際年產量800噸左右,內蒙古褐煤蠟產品開發(fā)時間較短,但由于和煤資源豐富,因此產能較大。
三、擬在建項目地區(qū)分布
2009-2010年我國褐煤蠟擬在建項目地區(qū)分布
項目名稱 | 所在地區(qū) | 產能 | 投資總額 |
年產800噸褐煤蠟生產項目 | 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工業(yè)園區(qū) | 800噸 | 總投資預計為607.4萬元 |
第二節(jié) 需求市場
分析
一、需求量及其增長 分析
2003-2009年我國和煤礦需求量統(tǒng)計及增長表
單位:噸
年份 | 需求量 | 同比增長 |
2003年 | 883 | - |
2004年 | 1573 | 78.14% |
2005年 | 2407 | 53.02% |
2006年 | 2913 | 21.02% |
2007年 | 3517 | 20.73% |
2008年 | 3676 | 4.52% |
2009年 | 3487 | -5.14% |
二、需求地域結構 分析
我國褐煤蠟應用較為廣泛,主要分布在我國化妝品制造、塑料制造業(yè)發(fā)達的長三角及珠三角地區(qū),這些地區(qū)工業(yè)產品發(fā)達,對褐煤蠟的需求呈增長態(tài)勢。
三、市場需求影響因素 分析
褐煤蠟,國內現(xiàn)有褐煤蠟礦山企業(yè)每年產量約為3000噸左右,而且深加工產品精蠟年產量少,幾乎完全依賴國外進口,但從目前國家經濟發(fā)展速度看,褐煤蠟年需求量仍在不斷增長,現(xiàn)有資源及生產規(guī)模已不能滿足經濟高速發(fā)展的需要,由于產品應用廣泛,供應量又少,更是造成了褐煤蠟產品的稀缺性,這也從另一角度促進產品的需求。
第三節(jié) 進出口狀況
一、進口量值 分析
2003-2009年我國褐煤蠟進口量統(tǒng)計
單位:噸
年份 | 進口量 | 同比 |
2003 | 505.85 | - |
2004 | 730.37 | 44.39% |
2005 | 935.21 | 28.05% |
2006 | 974.72 | 4.22% |
2007 | 823.67 | -15.50% |
2008 | 1058.01 | 28.45% |
2009 | 620.69 | -41.33% |
二、出口量值
分析
2003-2009年我國褐煤蠟出口量統(tǒng)計
單位:噸
年份 | 出口量 | 同比 |
2003 | 792.79 | - |
2004 | 686.47 | -13.41% |
2005 | 458.35 | -33.23% |
2006 | 236.17 | -48.48% |
2007 | 186.50 | -21.03% |
2008 | 150.72 | -19.19% |
2009 | 51.70 | -65.70% |
第四節(jié) 供需平衡 分析
我國褐煤蠟整體市場呈供不應求態(tài)勢,由于是精制蠟,幾乎全部來源于進口,粗制蠟產品市場供求基本平衡,并且每年還有部分粗制蠟出口到海外地區(qū)。
免責申明:本文僅為中經縱橫
市場
研究
觀點,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資依據(jù)或執(zhí)行標準等相關行為。如有其他問題,敬請來電垂詢:4008099707。特此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