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中國甲醇柴油汽油項目產業(yè)發(fā)展環(huán)境
一、宏觀經濟環(huán)境 分析
2005年-2010年2季度我國GDP增長變化圖
由上圖可知,近年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一直保持高速增長,增長幅度均超過了9%。雖然受世界性經濟危機的影響,我國2008和2009年的GDP增長幅度有所下降,但2010年的前2個季度的經濟增長幅度出現(xiàn)回升。
這表明我國的整體宏觀經濟運行良好。整體經濟出現(xiàn)問題,從而影響甲醇柴油汽油 行業(yè) 的可能性非常小。
二、政策法規(guī)及標準
1、國外政策傾向:禁止
目前,在汽油中加入甲醇的做法,在美國、歐洲、甚至我國香港、臺灣都是明令禁止的。
1998年12月世界汽車制造商組織聯(lián)合發(fā)布的“世界燃料規(guī)范”中要求“不允許使用甲醇”;2000年4月新一版的燃油規(guī)范中,再次明確要求“不允許使用甲醇”。
2、國內政策傾向:支持
國家發(fā)改委工業(yè)司《我國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潔汽車發(fā)展專題報告(征求意見稿)》中指出:“根據我國能源結構特點和醇醚替代燃料 研究 和示范成果,將煤基甲醇和二甲醚作為今后20~30年過渡性車用替代燃料,是基本可行的,對我國實施能源多元化和能源替代戰(zhàn)略具有積極意義。”
2006年7月25日國家八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發(fā)改環(huán)資[2006]1457號文:《關于印發(fā)“十一五”十大重點節(jié)能工程實施意見的通知》,明確提出“發(fā)展醇醚燃料代油,……推廣大比例甲醇催化燃燒技術和醇醚燃料尾氣凈化技術。”
2007年4月3日國標委計函[2007]21號將 “M15車用甲醇汽油、高比例車用甲醇汽油、變性燃料甲醇”列入制標計劃。
2008年6月16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于成立全國醇醚燃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414)的批復》(國標委綜合[2008]94號)文件,批準成立全國醇醚燃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同年9月23日該委員會在太原正式宣告成立。
2009年5月20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在其網站上對外發(fā)布公告,《車用燃料甲醇》國家標準已獲得批準,將于2009年11月1日起實施。
在甲醇汽油國家標準出臺之前,各個地方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甲醇汽油的地方標準,山西省1983年就開始了在載貨車上摻燒M15的甲醇汽油示范項目,已相應出臺了《車用燃料甲醇》、《M85-M100車用甲醇燃料》等數個地方標準。
另據了解,備受業(yè)內關注的《M15車用甲醇汽油》國家標準,目前已經完成路試8萬千米,今年下半年有望出臺。其余配套標準也在加緊制定,并將相繼出臺。這些標準的頒布實施,將進一步為甲醇汽油的推廣“加檔提速”。
第二節(jié) 甲醇柴油汽油項目技術發(fā)展現(xiàn)狀
一、技術 發(fā)展 分析
相對于傳統(tǒng)的“汽柴油”,甲醇汽油在推廣過程中面臨著“毒性”、“機器腐蝕性”、“甲醛污染”等爭論,但據稱目前甲醇汽油應用中各種技術問題均得到了較好的解決。
由于我國能源問題的凸顯,甲醇柴油的 研究 發(fā)展迅速。近幾年來,已開發(fā)出許多甲醇柴油配方,有多項科研成果和發(fā)明專利產生,并正在向實用化和市場化的方向前進。例如楚宜民研制的甲醇/柴油混合燃料,在柴油機結構不變的情況下,把甲醇、柴油、OP乳化劑、其他助劑按體積比15:80:2.5:2.5混合,混合燃料平均節(jié)油率達9.5%,在中、高負荷下平均節(jié)油率達12.4%。在中、高負荷范圍內燃用混合燃料的煙度均低于燃用柴油時的煙度,下降達25.6%,NOx的排放值顯著降低。崔天豪加入5%-10%的基礎油如碳十二和蓖麻油為助劑,使得加入甲醇的比例最高可達到50%以上。山東理工大學的王延遐、劉永啟 研究 了乳化劑含量、乳化工藝、乳化時間以及含水量對乳狀液形成及其穩(wěn)定性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攪拌時間的增加,配制的乳化液穩(wěn)定性提高,但到某一值后,增加的幅度較小。當乳化劑含量比較少時,隨著乳化劑含量的增加,乳化液的穩(wěn)定時間相應增長。但當乳化劑含量達到一定值后,再隨著乳化劑含量的增加,乳化液的穩(wěn)定時間反而下降。用機械攪拌法既可制備柴油-甲醇-水復合乳化液,也可制備柴油-甲醇(無水)乳化液,但柴油-甲醇(無水)乳化液不含水時穩(wěn)定時間很短,幾乎不能穩(wěn)定,制備柴油-甲醇-水復合乳化液所需的攪拌時間短,配制的乳化液穩(wěn)定時間長。吳楚等經實驗得出復合表面活性劑的HLB值在2.8-3.3時,制得的甲醇柴油乳狀液穩(wěn)定性最好。同時水的存在對柴油-甲醇乳化液分層時間影響很大,當含水量較小時,隨含水量的增大,分層時間迅速延長,乳化液變得更加穩(wěn)定。當甲醇含量占甲醇/水溶液的60%左右時,柴油-醇-水三元乳化燃料分層時間最長,即在乳化燃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有利于提高柴油-醇乳化燃料的穩(wěn)定性。
二、工藝流程或特點
甲醇汽油生產工藝簡介如下:
1、技術要求:
1)用于調配的汽油必須達到國標90#無鉛汽油,甲醇是國標一級產品,純度在99.9%以上,每次大量調配前須檢查質量和做小樣試驗,一項有問題就要加大助溶劑使用量或調配失敗。
2)大量調配必須把原來用過的油罐清洗干凈[包括加油站],否則直接影響調配質量。
3)批發(fā)商每次往加油站送油時,首先要把油站原有的油和自己的產品做混配試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或被動。
2、調配甲醇汽油在不同溫度和濕度條件下助溶劑最低用量:
1)在氣溫10℃以上按甲醇總量的2%。
2)在-5℃至10℃用3%。
3)在-5℃以下和南方高濕度地區(qū)用4%。
3、調配工藝:
1)兌純汽油:
首先在甲醇內加入2-4%的助溶劑,攪拌均勻后為變性甲醇。
(1)將15%的變性甲醇兌入85%的90#汽油中,攪拌均后為M15[93#]甲醇汽油。
(2)將20%變性甲醇兌入80%的90#汽油中,攪拌均勻后為M20 [95#]甲醇汽油。
(3將30%變性甲醇兌入70%的90#汽油中,攪拌均勻后為M30[97#]甲醇汽油。
2、兌乙醇汽油:
操作方法與兌純汽油方法一樣,但變性醇的加入量需減少10%。
3、兌石腦油:
(1)在60%的90#汽油中加入19%甲醇和19%石腦油,再加入2%助溶劑攪拌均勻,配制成為90#甲醇汽油。
(2)可以不用汽油,只用石腦油和甲醇加助劑就可以調配出90#汽油:將"天德"牌汽油助溶劑按8%摻入46%甲醇內,使甲醇變性后加入46%的石腦油,攪拌混合。同理,作出小樣,清澈透明,不分層,然后才能按做小樣的比例,進行大量配制。
第三節(jié) 甲醇柴油汽油項目產業(yè)發(fā)展特點
一、周期性階段
二、區(qū)域性分布
目前,全國只有山西省在全面推廣甲醇汽油,而山西甲醇汽油之所以能得到推廣,與當地上千座中石化加油站的支持分不開。
浙江省商務廳批準了兩家企業(yè)為甲醇汽油試點生產企業(yè),一家是浙江賽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另一家是湖州金山燃料有限公司。
浙江省甲醇汽油第一批試點城市(全省兩個城市:湖州市、衢州市),目前,批準試點銷售加油站有4家,即湖州宏業(yè)石油有限公司宏業(yè)加油站、湖州南潯泰安停車場有限公司加油站、安吉新茂石油有限公司西畝加油站、安吉新茂石油有限公司南北莊加油站。
河南、陜西、四川、黑龍江等14個省市也有計劃或開始推廣甲醇汽油。
三、產業(yè)鏈發(fā)展
產業(yè)鏈是一個包含價值鏈、企業(yè)鏈、供需鏈和空間鏈四個維度的概念。產業(yè)鏈的上游產業(yè)指處在整個產業(yè)鏈的開始端,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制造和生產的 行業(yè) 。甲醇柴油汽油的上游原材料以甲醇和柴油、汽油原材料為主,下游主要為汽車 行業(yè) 。
1、上游 行業(yè)
1)甲醇
2005-2009年我國甲醇產量 單位:萬噸
2)汽油、柴油
2005-2009年我國汽油、柴油產量 單位:萬噸
2、下游 行業(yè)
2009年中國汽車產量區(qū)域分布圖
2003-2009年我國汽車
行業(yè)
產量變化情況
我國甲醇燃料汽車的研制也取得了突破。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吉利控股集團上海華普汽車有限公司均開發(fā)出了甲醇靈活燃料汽車(FFV);此外,一汽集團和山西聯(lián)合投資組建了生產甲醇燃料發(fā)動機的公司,將共同研發(fā)甲醇柴油發(fā)動機;太原理工大學等高校也分別開展了二甲醚發(fā)動機的研發(fā)。目前,在用車的甲醇化改造已由山西發(fā)展到陜西、黑龍江、四川、山東、河南等地,上海的二甲醚公交車也已投入示范運營。
3、相關 行業(yè)
液化石油氣(LPG)是石油產品之一,是由煉廠氣或天然氣(包括油田伴生氣)加壓、降溫、液化得到的一種無色、揮發(fā)性氣體。由煉廠所得的液化石油氣主要成分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
由于LPG具有發(fā)熱量高、污染少、易于運輸、儲存設備簡單、供應靈活等特點,所以被廣泛應用于工業(yè)、商業(yè)、民用燃料及各類化工產品,它作為一種化工基本原料和新型燃料,已愈來愈受到重視。
雖然LPG在中國有著比較成熟的市場,但是由于其可替代性和國內管道天然氣消費量的不斷增加,LPG市場近年受到較大沖擊,出口量增加,進口量減少,進口依存度下降。
我國生產的液化石油氣95%來自煉油加工企業(yè),金融危機以來,隨著中石化和中石油以及地煉企業(yè)產能擴張,國內液化石油氣的產量大幅增長,增幅達到7%,約為150萬噸。而同時,國內液化石油氣的需求量卻有所減少。2007年的前5年間,中國的液化石油氣消費量以每年16.8%的速度增長,國內液化石油氣產量增幅也達到44.4%。但是之后,國內的液化石油氣消費開始走向下行,2009年的增長速度只有9%。在國內消費趨緩的情況下,出口量則大幅增加,2009年我國出口液化石油氣85萬噸,同比增長25%。
2006-2010年7月液化石油氣產量統(tǒng)計 單位:萬噸
雖然液化石油氣可用作化工生產原料、汽車燃料等,但是在我國,液化石油氣主要用作居民生活燃氣。在天然氣管網尚未覆蓋的地方,以及鄉(xiāng)鎮(zhèn)、農村,液化石油氣占有巨大市場份額。而近年來,隨著我國天然氣的發(fā)展,天然氣管道鋪設密度增強,輻射范圍擴大,沖擊了部分城市液化石油氣市場。隨著我國西氣東輸二線工程、川氣東送工程的完工,天然氣在燃氣領域的消費比重將繼續(xù)增加。
因此,長期看來,我國液化石油氣的絕對需求量仍然會緩慢增長,只是受天然氣的沖擊在燃氣消費量中的比例會有所下降。而在車用燃氣方面,液化石油氣仍然具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
2010-2014年中國液化石油氣產量預測表 單位:萬噸
免責申明:本文僅為中經縱橫 市場 研究 觀點,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資依據或執(zhí)行標準等相關行為。如有其他問題,敬請來電垂詢:4008099707。特此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