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紫甘薯紅色素項目市場供需情況 分析
1、市場供需 分析
2005-2010年我國紫甘薯紅色素項目
行業(yè)
產量
分析
單位:噸
年份 | 產量 | 同比增長 |
2005年 | 76 |
|
2006年 | 82 | 7.58% |
2007年 | 89 | 8.71% |
2008年 | 100 | 12.41% |
2009年 | 101 | 1.30% |
2010年 | 106 | 5.23% |
2005-2010年我國紫甘薯紅色素項目
行業(yè)
需求
分析
單位:噸
年份 | 需求量 | 同比增長 |
2005年 | 79 |
|
2006年 | 84 | 7.34% |
2007年 | 95 | 13.01% |
2008年 | 103 | 8.25% |
2009年 | 106 | 2.45% |
2010年 | 116 | 9.44% |
2、市場供需預測 分析
2011-2015年我國紫甘薯紅色素項目
行業(yè)
產量預測
分析
單位:噸
年份 | 產量 | 同比增長 |
2011年 | 109 | 2.47% |
2012年 | 113 | 4.03% |
2013年 | 117 | 2.83% |
2014年 | 121 | 3.43% |
2015年 | 124 | 2.88% |
2011-2015年我國紫甘薯紅色素項目
行業(yè)
需求預測
分析
單位:噸
年份 | 需求量 | 同比增長 |
2011年 | 121 | 4.34% |
2012年 | 129 | 6.90% |
2013年 | 135 | 4.74% |
2014年 | 143 | 5.62% |
2015年 | 150 | 4.63% |
第二節(jié) 紫甘薯紅色素項目市場區(qū)域結構 分析
我國紫甘薯紅色素項目市場供應區(qū)域分布
分析
我國紫甘薯紅色素項目市場需求區(qū)域分布
分析
第三節(jié) 紫甘薯紅色素項目市場進出口 分析
1、進口量值 分析
2005-2011年我國其他植物質著色料及以其為基本成分的制品
行業(yè)
進口
分析
單位:千克;美元
年份 | 數量 | 同比增長 | 金額 | 同比增長 |
2005年 | 993737 | - | 11547695 | - |
2006年 | 1094104 | 10.10% | 8776248 | -24.00% |
2007年 | 1198735 | 9.56% | 11916634 | 35.78% |
2008年 | 895455 | -25.30% | 11404219 | -4.30% |
2009年 | 766734 | -14.37% | 11409824 | 0.05% |
2010年 | 1093363 | 42.60% | 15722738 | 37.80% |
2011年1-6月 | 679693 | 33.90% | 10744942 | 54.60% |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2、出口量值 分析
2005-2011年我國其他植物質著色料及以其為基本成分的制品
行業(yè)
出口
分析
單位:千克;美元
年份 | 數量 | 同比增長 | 金額 | 同比增長 |
2005年 | 7169588 |
| 63984522 |
|
2006年 | 8151821 | 13.70% | 72494463 | 13.30% |
2007年 | 5320853 | -34.73% | 53864819 | -25.70% |
2008年 | 542727 | -89.80% | 10395910 | -80.70% |
2009年 | 289746 | -46.61% | 7278499 | -29.99% |
2010年 | 144873 | -50.00% | 3457287 | -52.50% |
2011年1-6月 | 80794 | 47.70% | 3528052 | 125.10% |
第四節(jié) 紫甘薯紅色素項目市場價格 分析 及預測
1、價格走勢 分析
紫薯有著豐富的影響,目前我國種植面積不大,紅色素的產量有限,價格高達340-380元/公斤,并且一直保持高位。
2、價格預測 分析
預計隨著原料價格的小幅上漲以及紫甘薯紅色素需求的增加,紫甘薯紅色素價格還會略有上漲趨勢,因為成本上升壓力還有市場空間大,未來仍然看漲。
三、影響價格走勢主要因素 分析
原材料影響成本,間接影響紫甘薯紅色素價格,目前原料價格已經處于高位,并且有繼續(xù)保持穩(wěn)定增長的趨勢,預計隨著原料價格的上漲,產品生產成本增加,產品價格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但由于市場需求及競爭方面對產品價格影響更大,因此原料價格的上漲對產品市場價格影響不大。
市場供求是決定產品價格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國紫甘薯紅色素市場基本處于供求平衡狀態(tài),因此產品價格較為穩(wěn)定,預計國內未來仍是需求略大于供給,仍將保持價高的價位。
免責申明:本文僅為中經縱橫 市場 研究 觀點,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資依據或執(zhí)行標準等相關行為。如有其他問題,敬請來電垂詢:4008099707。特此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