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我國煤炭資源狀況 分析
一、我國煤炭資源構(gòu)成
我國是世界第一產(chǎn)煤大國,也是煤炭消費的大國。1996年我國煤炭探明可采儲量居世界第三位,全 行業(yè) 年煤炭開采量達到近10億噸。煤炭 行業(yè) 已經(jīng)成為國民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重要基礎(chǔ)。
我國2002年煤炭探明可采儲量為1145億噸,居世界第三位。全 行業(yè) 年煤炭開采量達到近10億噸,是第一產(chǎn)煤大國。其中,生產(chǎn)礦井和在建礦井占用可采儲量的比例僅為27%,尚未利用的占73%。我國煤炭資源質(zhì)量差異較大,煙煤、無煙煤比例較大,其中煙煤儲量最高,占總量的75%。
判別煤炭質(zhì)量優(yōu)劣的指標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指標為煤的灰分含量和硫分含量。一般陸相沉積,煤的灰分、硫分普遍較低;海陸相交替沉積,煤的灰分、硫分普遍較高。
中國煤炭灰分普遍較高,秦嶺以北地區(qū),晉北、陜北、寧夏、兩淮、東北等地區(qū),侏羅紀煤田為陸相沉積,煤的灰分一般為10%-20%,有的在10%以下,硫分一般小于1%,東北地區(qū)硫分普遍小于0.5%。中國北方普遍分布的石灰紀、秦嶺以南地區(qū)、湖南的黔陽煤系、湖北的梁山煤系等屬海陸交替沉積的煤,灰分一般達15%-25%,硫分一般高達2%-5%。
廣西合山、四川上寺等地的晚二疊紀煤層屬淺海相沉積煤,硫分可高達6%-10%以上。中國灰分小于10%的特低灰煤僅占探明儲量的17%左右。大部分煤炭的灰分為10%-30%o硫分小于1%的特低硫煤占探明儲量的43.5%以上,大于4%的高硫煤僅為2.28%。I=l=l國的煉焦用煤一般為中灰、中疏煤,低灰和低硫煤很少。煉焦用煤的灰分一般都在20%以上;硫分含量大于2%的煉焦用煤占20%以上。中國煉焦用煤的另一大特點是:硫分越高,煤的動結(jié)性往往越強,其可選性一般較差。
我國煤炭資源構(gòu)成狀況
中國褐煤多屬老年褐煤。褐煤灰分一般為20%-30%。東北地區(qū)褐煤硫分多在1%以下,廣東、廣西、云南褐煤硫分相對較高,有的甚至高達8%以上。褐煤全水分一般可達20%-50%, 分析 基水分為10%-20%,低位發(fā)熱量一般只有11.71-16.73MJ/kg。
中國煙煤的最大特點是低灰、低硫;原煤灰分大都低于15%,硫分小于1%。部分煤田,如神府、東勝煤田,原煤灰分僅為3%-5%,被譽為天然精煤。煙煤的第二個特點是煤巖組分中絲質(zhì)組含量高,一般在40%以上,因此中國煙煤大多為優(yōu)質(zhì)動力煤。中國貧煤的灰分和硫分都較高,其灰分大多為15%-30%,流分在1.5%-5%之間。貧煤經(jīng)洗選后,可作為很好的動力煤和氣化用煤。
中國典型的無煙煤和老年無煙煤較少,大多為三號年輕無煙煤,其主要特點是,灰分和硫分均較高,大多為中灰、中硫、中等發(fā)熱量、高灰熔點,主要用作動力用煤,部分可作氣化原料煤。
二、我國煤炭資源分布情況
我國煤炭資源雖然比較豐富,但分布極不平衡。西部資源比較豐富,但地區(qū)發(fā)展比較滯后,運輸也不便利;東部較少,但市場需求大,運輸條件比較好;北部資源集中;南部分散且較少,而需求較大;因此形成了西煤東運,北煤南調(diào)的格局,煤炭運量占鐵路貨運總量的40%左右。
我國煤炭資源分布情況
我國各省市煤炭儲量統(tǒng)計
單位:百萬噸
地區(qū) | 褐煤 | 低變質(zhì)煙煤 | 氣煤 | 肥煤 | 焦煤 | 瘦煤 | 貧煤 | 無煙煤 |
---|---|---|---|---|---|---|---|---|
北京 | 86.72 | |||||||
天津 | 44.52 | |||||||
河北 | 998 | 7.24 | 508.44 | 30.19 | 45.54 | |||
山西 | 12.68 | 53.85 | 70.42 | 343.9 | 508.02 | 301.8 | 589.79 | 2018.6 |
內(nèi)蒙 | 1753.4 | 9004 | 1079.4 | 11.02 | 364.18 | 0-23 | 23.96 | 8.15 |
遼寧 | 6.04 | 25.35 | 7.52 | 1.05 | 1.63 | 2.15 | 15.53 | |
吉林 | 7.46 | 11.06 | 3.68 | 048 | 0.71 | 1.88 | 1.96 | 2.8 |
黑龍江 | 44.49 | 8.53 | 83.33 | 37.65 | 0.55 | 1.58 | ||
上海 | ||||||||
江蘇 | 34.71 | 1.57 | 6.9 | 2.022 | 3.45 | 1.84 | ||
浙江 | 0.44 | |||||||
安徽 | 0.66 | 370.42 | 35 | 154.37 | 33.69 | 3.56 | 13.89 | |
福建 | 0.09 | 25.48 | ||||||
江西 | 0.38 | 1.6 | 0.83 | 6.09 | 2.35 | 5.52 | 24.07 | |
山東 | 24.67 | 3_23 | 220.68 | 76.5 | 5.64 | 27.66 | 46.75 | |
臺灣 | ||||||||
河南 | 882 | 3.75 | 86.11 | 1920 | 163.77 | 87.94 | 109-29 | 440.83 |
湖北 | 0.49 | 1.55 | ||||||
湖南 | 0.15 | 1.27 | 2_28 | 2.06 | 1.31 | 1.65 | 36.63 | |
廣東 | 41 | 0.06 | 0.07 | 0.74 | 7.83 | |||
廣西 | 1.69 | 1.44 | 0.44 | 5.46 | 8.61 | |||
海南 | 001 | |||||||
海南 | 001 | |||||||
四川 | 14.3 | 4.9 | 5.71 | 75.46 | 55.38 | 14.78 | 133.26 | |
貴州 | 5.22 | 4140 | 319.57 | 133.9 | 247.27 | 1149.47 | ||
云南 | 19.11 | 0.67 | 6.22 | 3.58 | 124 | 31.17 | 125.48 | 127.64 |
西藏 | 0.08 | 0.08 | 0.20 | 0.13 | 0.14 | 0.03 | 7.43 | |
陜西 | 523.79 | 800.15 | 115.89 | 111.49 | 64.45 | 94.53 | 320.8 | |
甘肅 | 242.49 | 1172.99 | 1.63 | 5.72 | 4.83 | 1.21 | ||
寧夏 | 1264.8 | 64.31 | 2073 | 17.75 | 24.79 | 123.52 | 185.18 | |
青海 | 143.6 | 51.86 | 7.85 | 33 | 30.34 | 81.18 | 32.58 | |
新疆 | 12920 | 4754.5 | 312.6 | 24.8 | 25.4 | |||
全國 | 1903 | 24215 | 9392.3 | 1032.1 | 1957.2 | 803.7 | 1468.8 | 47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