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責清單加快“落地”簡政放權向縱深推進
輕點鼠標,登錄安徽省電子政務大廳“陽光曬權”頁面,包含十大類行政權力的政府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一目了然,隨機點擊其中一項“行政審批”欄目,涉及單位的每一項具體行政審批權力的項目名稱、實施主體、實施依據、責任事項、追責情形、承辦機構、服務電話和監(jiān)督電話都“曬”得明明白白。
作為全國率先探索實施權力、責任雙清單的省份,安徽省去年底就開始在全省75家省直單位全面推行權力責任清單。今年4月,安徽省進一步將省級政府權力清單曬到網上,專門建立省政府權力清單運行平臺,集政府權力項目庫、政務公開服務、政府權力網上運行辦事、電子監(jiān)察和法制監(jiān)督為一體,百姓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政府行政權力流程,并實現在線申報和查詢。
負責具體編制權力清單工作的安徽省編辦副主任郭本純認為,權力清單運行平臺的上線不僅讓老百姓足不出戶就能了解政府權力圖,而且增加了延伸的服務和監(jiān)督功能,有效確保清單落到實處。據悉,從今年3月起,安徽省還在市、縣同步實施權責清單制度,7月開始公布實施鄉(xiāng)鎮(zhèn)權責清單。
今年以來,全國多個省份陸續(xù)加快權責清單的編制和公示工作。在海南,上半年已經完成省級各部門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的審查及編制工作,“兩個清單”即將向社會正式公布。四川加快推進“權力清單”“收費清單”“負面清單”等清單制度建設,力促“行政權力進清單、清單之外無權力”。浙江省在去年6月不僅把省級政府的權力清單在網上公布,還把市、縣級權力清單也同步上網公布,在全國率先實現省市縣三級統籌設計、梯次推進權力清單。
“簡政放權是本屆政府最大的亮點,從目前地方推進權力清單的進度看,中央的要求正在落地,改革正在向縱深推進。”中國(海南)改革發(fā)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簡政放權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qū),具有深刻性、復雜性,未來還需要以更大的決心和魄力向縱深推進簡政放權改革。
雙清單給政府套上“緊箍咒”不可“亂作為”更不能“不作為”
“如果說,編制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的過程實質上是政府部門對自我權力‘割肉’的過程,那么亮出清單則意味著政府部門給自己套上‘緊箍咒’,不可‘亂作為’,更不能‘不作為’。”郭本純說。
安徽省政務服務中心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窗口首席代表嚴春說,自去年省里亮出權力清單、推進簡政放權,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就及時研究落實,將審批權該下放的都毫不截留地下放,同時為方便百姓辦事,還推行資質類證書異地打印、電子化審批,讓老百姓少跑路。
“過去為辦一個資質證至少要往合肥跑兩趟,沒想到如今在家門就可以領到證。”六安市公信房地產評估有限公司總經理孔凡寶實實在在地體會到權力下放的好處。
按照權力清單制度規(guī)定的“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的要求,安徽75家省直單位的權力都得到“大摸底”和“大清理”,省級政府權力事項從5405項減少到1712項,精簡超過60%;行政審批事項從316項減少到213項,精簡超過32%,非行政許可審批一律取消。
杭州市富陽區(qū)行政服務中心主任宋富華說,權力清單有效減少了政府權力審批事項,精簡了辦事環(huán)節(jié)。比如過去商務部門的酒類流通審批,原來需要8個工作日,現在改為備案,企業(yè)來了就辦,十分便利。此外,通過推行幾個部門聯合審批,簡化流程節(jié)約時間,大大加快了審批進程。
“長期以來,對于政府部門的權力和責任的認識,存在權界模糊、權責不分的問題,沒有真正找到權責一一對應的突破口。”郭本純認為,由傳統的“針對部門講責任”,轉為“針對具體行政權力講責任”,通過權力清單將每項行政權力所對應的責任細化到條、落實到款,實現權力與責任一一對應,有效形成了政府權力運行監(jiān)督制約的完整鏈條。
權力不能再任性百姓才會更放心
權力清單的推行特別是網上審批和政府服務平臺的建設,打通便民服務“最后一公里”,讓百姓審批辦事上了“高速路”。
“過去為了審批快點順點,往往負責人親自跑,跟審批人員拉近關系?,F在網上審批有時限要求,不用見面,誰辦都一樣。安徽亳州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最近他們廠里上馬一個新項目,通過網上申請辦理,4天就獲得審批。“辦事人與審核部門面都沒見,連證照也由政府免費郵寄至辦事人手中。”
“權力不能再任性,百姓才會更放心。”海南省海口市城建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兆澍坦言,省級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的推行將簡政放權改革推進了一大步,進一步感受到政府改革的決心和魄力,也增強了企業(yè)發(fā)展的信心。
據統計,權力清單制度推行以來,各地簡政放權有了明確的量化成效,市場主體的活力也被大大激發(fā)。僅安徽省,省級權力事項精簡率就達68.3%,市、縣級精簡率分別超過50%和30%。去年3月份以來,全省新登記企業(yè)14.2萬戶,同比增長51.4%,創(chuàng)近年來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