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委十四屆六次全會決策部署,堅持新建與擴能同步,通達與通暢并重,通道與樞紐并舉,內聯(lián)與外通并進,補短板、強骨干、優(yōu)銜接、提質量,統(tǒng)籌推進綜合運輸通道、綜合客貨樞紐和基礎網(wǎng)絡建設,有序實施一批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加快完善層次明晰、銜接順暢、功能齊備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推進全省高質量跨越式發(fā)展、建設富裕美麗幸福現(xiàn)代化江西提供有力支撐。
二、主要建設目標和任務
以完善快速交通通道、提升基礎交通網(wǎng)、增強綜合交通樞紐為重點,推動形成對內對外快速聯(lián)通、區(qū)域城鄉(xiāng)覆蓋廣泛、樞紐節(jié)點功能完善、一體銜接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網(wǎng)絡體系,更好發(fā)揮組合優(yōu)勢和網(wǎng)絡效益。
(一)打造高品質快速交通網(wǎng)。緊密對接國家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網(wǎng),完善提升“10縱10橫21聯(lián)”省內高速公路網(wǎng),加快形成“一干八支”民用運輸機場布局,不斷完善全省“六縱六橫”綜合運輸通道。
(二)完善廣覆蓋基礎交通網(wǎng)絡。加快推進普通國省道提質改造和瓶頸路段建設,“十三五”末實現(xiàn)普通國道二級以上比例達到95%、省道二級以上比例力爭達到65%;加快高等級航道提升系列工程建設,“十三五”末建成“兩橫一縱”內河高等級航道,高等級航道達到995公里,基本形成現(xiàn)代港航體系;強化農村公路建設,助力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三)提升綜合交通樞紐效率。建設南昌昌北國際航空樞紐港,構建集航空、高鐵、高速、城市軌道有效銜接的現(xiàn)代綜合交通樞紐;加快推進九江江海直達區(qū)域性航運中心建設,構建對接融入長江黃金水道的“橋頭堡”;加快綜合客貨運樞紐場站建設,形成“布局合理、結構完善、換乘便捷、運轉高效”的綜合客運樞紐體系。
三、2018-2020年重點推進項目
2018-2020年,積極推進2000億元以上高速公路項目、1000億元以上普通國省道項目、1000億元以上城市軌道項目。共推進綜合交通基礎設施重點項目388個,總投資6639億元。其中,2018年:結轉項目89個、新開工項目94個,項目總投資2245億元;2019年:新開工項目102個,項目總投資1335億元;2020年:新開工項目35個,項目總投資1256億元;儲備項目68個,項目總投資1801億元。
(一)公路。高速公路方面,建成6個項目,其中,新線里程306.5公里、“四改八”87.82公里;續(xù)建和力爭新開工15個項目,建設里程1323公里;儲備4個項目,建設里程780公里;高速公路建設總里程2497公里,總投資2435億元。普通國省道方面,實施249個普通國省道項目改造升級,其中,國道建設里程1668公里,省道建設里程2944公里,項目總投資約1068億元。農村公路方面,大力推進“四好”農村道路建設,繼續(xù)實施農村道路實現(xiàn)25戶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項目總投資約370億元。
(二)水運集疏運體系。續(xù)建贛江新干航電樞紐等6個項目,新開工贛江萬安樞紐二線船閘等33個項目,項目總投資約406億元。
(三)機場。建成贛州黃金機場改擴建等3個項目,新開工瑞金機場、昌北國際機場三期擴建、撫州機場、宜春明月山機場二期擴建工程4個項目,推進上饒三清山機場擴建前期工作,項目總投資約240億元。
(四)城市軌道交通。推進南昌城市軌道交通第二輪建設規(guī)劃修編,續(xù)建南昌軌道2號線一期工程等3個項目,新開工南昌1號線北延線等2個項目,儲備南昌5號線一期等4個項目,項目總投資約1682億元。
(五)樞紐場站。推進吉安高鐵新區(qū)綜合交通樞紐等9個樞紐場站項目,新開工萍鄉(xiāng)高鐵北站交通樞紐集散中心等43個項目,項目總投資約389億元。
(六)交通信息化建設。適應信息化時代要求,加快實施一批交通信息化項目,提高交通信息化水平,提升交通現(xiàn)代化服務能力。推進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工程等31個交通信息化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約23億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快前期工作。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落實項目建設主體,抓緊推進項目實施。發(fā)改、交通、國土、住建、環(huán)保、林業(yè)等部門要加強溝通協(xié)作,加強項目指導,支持開展項目前期工作。加強協(xié)調調度,切實解決項目前期的重點難點問題,推動項目盡早開工建設。
(二)實行動態(tài)調整。對已列入三年行動計劃的綜合交通項目,前期工作扎實、條件較為成熟的,可提前安排實施;對未列入三年行動計劃的規(guī)劃內高速公路項目,根據(jù)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需要,經前期研究確有必要的,可適時調整納入。
(三)多方籌措資金。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車購稅、民航專項資金、綠色發(fā)展專項資金、專項建設債等資金支持,千方百計籌措地方配套資金。做實做強交通投融資平臺,積極爭取金融機構支持。大力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推動一批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示范項目。
(四)加大用地保障。用足用好土地政策,破解項目用地難題。重大項目優(yōu)先列入省重點項目名單,積極爭取使用國家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導地方政府加大土地開發(fā)力度和落實耕地占補平衡,繼續(xù)做好耕地占補平衡省級統(tǒng)籌。